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肩风毒。详该条。
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七。即神秘汤第二方,见神秘汤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夫小儿黄病者,是热入于脾胃,热气蕴结,与谷气相搏,蒸发于外,故皮肤悉黄,眼赤黄也。脾与胃合,俱象于土,候于肌肉,其色黄,故脾胃内热,即蒸发于外,令肌肤黄也。”《幼幼集成》谓小儿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字夷吾,号觉斋居士。以数十年家藏名方分门编类,于1197年(庆元三年)编成《方氏集要方》二卷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为阳漏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指纹弯向大指旁,主痰热(见《医宗金鑑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)。
见益气解表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九节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薄荷、杏仁、桔梗、栝蒌、浙贝母、橘红(盐水炒)、牛蒡子、赤茯苓、苏子、枳实、鲜竹茹、陈白萝卜英。水煎服。治疫喉红肿白腐,身热有汗,痧见不透,咳嗽痰壅,神呆气粗,苔黄粘厚,脉滑并数,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