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鸣韶
【介绍】:
见邹志夔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邹志夔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济川。长兴(今浙江长兴)人。少年时曾考科举,后来改学医,专门小儿科,在当地闻名。治病不分贵贱,从不拒绝为别人看病。著有《痘疹传心录》、《慈幼心传》。
【生卒】:1617~1700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路玉,号石顽。江苏吴江人。年轻时学儒,值明末战乱,在洞庭山中隐居十余年,并钻研医术,后业医六十年左右,著述较多。其中《伤寒缵论》、《伤寒绪论》是根据喻
骨名。①出《灵枢·邪客》。张景岳注:“为掌后高骨。”②即腕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腕骨,……一名壅骨,俗名虎骨,其骨大小六枚。凑以成掌,非块然一骨也。”
即泻肝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少阴是三阴之中,为出入之枢纽,故为枢。
即拔罐法。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,故称。详拔罐法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为其管盘绕于肛也。”即环肛漏。参见该条。
即豨莶丸。见该条。
阙之上、天庭之下的部位。古人认为可作望诊咽喉病证的参考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阙上者,咽喉也。”近人报道此处涂敷巴豆朱砂膏防治白喉获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