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凉薯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方。炒川椒(去子)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荆芥穗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至二十丸,空腹盐汤送下。治风赤翳膜,攀睛倒睫等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当归、甘草、大黄、赤芍药、菊花、苍术、桑螵蛸、羌活、麻黄、茺蔚子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三钱,水煎,食后服,或温酒调下。治眼红痛,有血翳壅肿。如热甚,加大黄、朴硝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仲衡,江西人。学儒,兼通医。曾在灵寿、霍山等地做官,为人治病,不计报酬。著有《石亭医案》、《岐黄奥旨》、《太素脉诀》等书,皆佚。
见海上方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鱼鳖金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。即熨目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东汉时医家。号翁君。曾著有《经方颂说》,不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