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。升是上升,降是下降,浮是发散上行,沉是泻利下行。升浮药上行而向外,有升阳、发表、散寒等作用。凡气温热,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,如麻黄、桂枝、黄芪之类。凡气寒凉,味苦酸的药物,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。隶属于太医署。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,共2人。参见药园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紫茉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①寸口脉的简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”②寸关尺的寸部。③同身寸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周彦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狂走惊痫,灸河口五十壮。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。此与阳明同也。”《类经图翼》:“按此当是手阳明阳溪之穴。”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上高(今江西上高)人。世代以医闻名,著有《医学绳墨》一书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