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经水不止。详该条。
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。
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即心气实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”参见心气盛条。
蒙医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撰于十八世纪。主要论述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、药方等蒙医内容,在蒙医学中首次提出“六基证”的理论。现存木刻本。
推拿手法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用手进行抚摩。
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2卷(一作3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存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(系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佚者),己非全
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证名。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。《活法机要·心痛证》:“热厥心痛者,身热足寒,痛甚则烦躁而吐,额自汗出,知为热也。其脉浮大而洪,当灸太溪及昆仑,谓表里俱泻之,是谓热病汗不出,引热下行,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