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麟宝训
见保赤汇编条。
见保赤汇编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寒泄。见《证治要诀》卷八。多因寒气内袭,脾阳虚衰所致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盖寒泻致病之原,良由感受乎寒,寒气内袭于脾,脾胃受寒则阳虚,虚则不司运用,清阳之气,不主上升,反下陷而为便泻。故所下
病名。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。详喉疳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粤万年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推拿穴位名。位于小腿后方。能醒神,止泄,平喘。《小儿推拿秘诀·身中十二拿法》:“十拿鱼肚穴,能止泻,醒人事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承山穴,在腿肚中。一名鱼肚穴,一把拿之。拿此穴,小儿即醒,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川楝子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撰有《金鉴方》一书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乳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齿龈红肿如瓣状。常伴有齿龈出血、疼痛或溃烂,口腔有秽臭气味。为热毒内攻、胃火炽盛之证(见叶天士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丹毒,见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,见三才封髓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