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肩风毒。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清·严洁、施雯、洪炜合撰。刊于1761年。本书选用《本草纲目》中的药物647种,除记明各药的主治外,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,为本书的一大特色。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、配、佐、
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、川芎、白蒺藜、菊花、羌活、密蒙花、蔓荆子、荆芥各一两,地骨皮、川椒各七钱,菊花、蝉蜕、天花粉、楮实子、黄连、甘草各三钱,木贼(童便浸)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一钱。有
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即骶骨、尾骨所在部位。参见尾骶骨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薤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虫夏草之简称,详该条。
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三。亦名产后寒热往来。由产后气血虚损,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,经脉阻闭,营卫不调所致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阴阳不和,败血不散,皆作乍寒乍热……,二者何以别之?答曰:时有刺痛者败血也,但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