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虚痿

阴虚痿

痿证之一。多由久病或房欲不节,肝肾不足,阴虚火旺,伤及筋骨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:“阴虚痿者,……自觉两足极热,上冲腿膝,痠弱痿软,行步艰难,不能久立。”可伴见头昏目眩舌质红,脉细数等症。治宜滋阴清火,补益肝肾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痿证,若阴虚兼热者,宜《正传》加味四物汤虎胫骨丸,或丹溪补阴丸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。”《类证治裁》治肝肾阴虚,足热枯痿者,用滋阴大补丸。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间隔灸

    即间接灸。见该条。

  • 池头

    见蛇头条。

  • 瘢痕灸

    即化脓灸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北芜花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黄芫花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狗肝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獭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瘿先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程邦贤条。

  • 獭肝散

    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方。獭肝一具。阴干,为细末,每服一方寸匕,开水送服,日三次。治肺痨。

  • 跖跛

    证名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,寒风湿之病也。”指足引跛痛。《内经吴注》卷八:“足前点步谓之跖,一足偏引谓之跛。”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。可见于风湿痹证、脚气等病。

  • 熟地黄丸

    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熟地黄一两,五味子、炒枳壳、炙甘草各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和丸,每服一百丸,食远清茶送下,日三次。功能养血凉血祛风。治血弱阴虚,不能养心而致心火旺,阳火盛,偏头肿闷,瞳子散大,视物则

  • 反侮

    见相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