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公药性赋
见珍珠囊药性赋条。
见珍珠囊药性赋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顾膺陀《妇科集·调经门》。即指经行先期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。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,破流脂水,甚至肿痛,反复发作,缠绵不愈。治则清肝利湿。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。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用降抑的药物组成,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。如咳嗽气逆,痰多而稠,用苏子降气汤;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于雨水日后,三浴以药泄汗。”
即温阳利湿,详该条。
针刺补泻法之一。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:“虚者补其母,实者泻其子。”其法将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,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又依生我者为母、我生者为子,据病情的虚实,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
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指甲根后生疔,色赤胖肿、形如半枣。治法见指疔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