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。参见舌纵条。
病名。亦称疟后黄。指患疟疾所致的发黄。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疟黄者,面色萎黄,憎寒壮热,头痛不止,口干多渴,四肢羸瘦,不能饮食,或好或恶,进退不定。”治宜截疟为先,如恒山
【介绍】:见姚浚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花蝴蝶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溪陆氏医述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别名鬼禄。位于上唇系带之中点处。主治癫狂,昏迷谵语,小儿惊痫等。直刺0.1~0.2寸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,均属肝风内动。有虚证、实证之分。虚者称为虚风内动,实者称为热盛动风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