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半边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、清两代医官职称。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,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、医士之上;或在太医令、丞之下,以后屡有变更。官阶从九品。
即八髎。详该条。
厚而丰盛,亦作亢盛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热气淳盛。”
【介绍】:见唐玉书条。
病证名。《医学纲目》:“凡小儿所患泻痢,皆因暑湿风热,乘脾胃虚而得。”因“脾气虚,肺无所养,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,用补中益气,或四君子为主。”若脱出绯红或作痛者,为血虚有热,宜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牡
病证名。八瘕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鳖瘕者,谓腹中瘕结如鳖状是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鳖瘕,形大如杯,若存若亡,持之应手,其苦小腹内切痛,恶气左右走,上下腹中痛,腰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