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池

风池

经穴名,代号GB20.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,当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,与风府穴平高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眩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,迎风流泪,夜盲症,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,荨麻疹,丹毒;以及神经衰弱,癫痫,高血压,甲状腺肿,电光性眼炎,视神经萎缩等。向鼻尖方向直刺0.5~1寸(图39)。②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眼平视,瞳孔直上,当眉毛上缘处,即鱼腰穴的稍上方。风池色红,主上中焦风热抽搐痰涎

图39

猜你喜欢

  • 膑骨

    ①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环跳。见该条。②解剖学名词。

  • 鸡骨升麻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红毛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玉顶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清肝凉胆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十方。白芍药一钱半,川芎、当归各一钱,柴胡八分,栀子、牡丹皮、龙胆草各四分。水煎服。治肝血虚,胆汁少,有怒火者。

  • 血嗽

    ①病证名。指咳嗽因血瘀而致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血嗽,嗽而多唾瘀血也。其脉浮芤而数,必兼喉中有腥气,或因上焦有热,血瘀沉闷,嗽声连并,气不得透。宜桑皮散。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,多吐黑血

  • 藏输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。主治卒病恶风,失欠,肉痹等。艾炷灸3~5壮。

  • 乌牛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明矾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白矾,详该条。

  • 杂病证治类方

    见类方准绳条。

  • 医方大成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新编医方大成》、《类编经验医方大成》。10卷。元·孙允贤辑。刊于1321年。本书系集录宋、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。全书共分72门,包括风、寒、暑、湿、伤寒、疟、痢等。每门之前扼要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