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温病条辨》卷三方。生香附、旋覆花(绢包)、苏子霜、茯苓各三钱,陈皮二钱,半夏、薏苡仁各五钱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治伏暑湿温胁痛,或咳或不咳,无寒但潮热,或寒热如疟者。若腹满加厚朴;痛甚加降香末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即天仙藤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水蛭条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生于眉部。证治同疔疮。
①指耻骨联合。又名下横骨、盖骨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天枢以下至横骨,长六寸半。”②指附于舌根的舌骨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横骨者,神气所使,主发舌者也。”③经穴名,代号KI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下
即睾丸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腰痛不可以转摇,急引阴卵。”
古病名。指食入即泻。见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。又称漏食泄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脾气久虚,不受饮食者,食毕即肠鸣腹急,尽下所食之物方快,不食则无事,经年累月,此禄食泻之症。”治宜温补脾肾,用快脾丸、五味丸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丹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