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荠菜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即荠菜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即荠菜。详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汉学堂经解》所集崔灵恩《三礼义宗》:“小寒为节者,亦形于大寒,故谓之小。言时寒气犹未为极也。”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严寒时期。
见苏沈良方条。
病名。指牛痘接种部位以外发生的痘泡。多由种痘后搔抓,致痘毒传播或入营血所致。初起丘疹,继成水泡,逐渐扩大,中凹如脐,泡周焮红,泡液逐渐变成脓液,溃后结痂而愈。重者宜清热凉血解毒,内服清瘟败毒饮,糜烂者
《鼠疫约编》方。金银花、连翘、玄参、桔梗各一两,僵蚕、板蓝根、甘草各五钱,马勃四钱,牛蒡子六钱,荆芥穗、薄荷各三钱。为粗末,每服六至八钱,芦根汤煎药末,二、三滚,去渣服,轻者一日三服,重者一时一服。治
即齿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孕后热病邪在阳明。症见口渴便秘,谵语气促,腹中满痛,脉沉数有力。治宜泻热安胎,方用四物汤加大黄。
病证名。系因痘麻余毒未清,复受风邪而发(清·聂子因《眼科易简补编》)。症见眦角红赤糜烂,痒痛喜拭。治宜祛风清热解毒。用解毒消风散,血热重者加紫草、丹皮。
即女膝穴,见该条。
①刺法。指入针后,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,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搓者,凡令人觉热,向外针似搓线之貌,勿转太紧。治寒而里卧针,依前转法,以为搓也。”有的搓法掺以提插,区分寒热。如《针
证名。指大病愈后,因饮食失节致病复发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脉已解,而日暮微烦,以病新差,人强与谷,脾胃气尚弱,不能消谷,故令微烦,损谷则愈。”《重订广温热论·温热复症疗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