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骨癫疾

骨癫疾

病证名。指癫病深入于骨者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骨癫疾者,顑,齿、诸俞、分肉皆满而骨居,汗出,烦悗,呕多沃沫,气下泄,不治。”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急甚为骨癫疾。”参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经裒腋

    书名。2卷。日本加藤博撰。刊于1721年。作者谓医道以《内》、《难》为宗,不明医经则医术无由;《难经》概括《内经》言要义密,而注之者瑕瑜互见。遂旁参诸家,择其精粹,间附己意,以成此书。其《难经》正文以

  • 开花疔

    病名。见《增订治疔汇要》卷上。多由七情郁怒忧思,气血瘀滞,或食秽恶之品所致。症见疔生舌旁,形若开花,舌多紫色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此症百无一、二,犯者极凶,因怒气伤心肾,不开花者易治,开花而黑色者,心

  • 目眶骨

    眼窝周边的骨骼。在眼窝上方的称眉棱骨,在眼窝下方的称骨。详眉棱骨、条。

  • 脱管锭

    治疗肛门漏管的药锭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由白砒一两,乳香五钱,明雄八钱组成。外形如针,插入漏管后可腐蚀漏管促使其脱落。可用于单纯性肛瘘的治疗。

  • 经来出白虫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:“经水内有白虫如鸡肠,满腹疼痛。宜推虫从大便出。先用追虫丸(续随子、槟榔、牵牛子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、当门子),后用建中丸(黄芪、肉桂、甘草、白芍)。”

  • 痘科汇编

    参见痘科类编释意条。

  • 苁蓉润肠丸

    《金匮翼》卷八方。肉苁蓉(酒浸)二两,沉香(另研)一两。为末,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腹服。治虚性便秘。

  • 花脸荞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困脾阳

    指水湿影响脾阳运化功能的病变。与脾虚湿困的病机稍有差异,但主要证候大致相同。脾虚湿困,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,脾虚是发病的关键。治宜健脾为主,结合燥湿。湿困脾阳,湿是发病的关键,治宜燥湿利湿为主,湿去则

  • 温病浅说

    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温载之撰。刊于1886年。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著中,《温病条辨》头绪纷繁;《温热经纬》辞义深奥,不易为读者所掌握。遂参阅诸家学说,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本书。书中阐述温病证治。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