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骨蒸热

骨蒸热
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乳食失宜,积滞不化,迁延失治,蕴积成热,或大病之后,余毒未清,消耗阴液,阴液耗伤,虚火亢盛,骨受其灼,则为骨蒸。症见身体消瘦,潮热遇晚而发,盗汗心烦,或腹内有癖块,有时微痛。治以滋阴清热为主,用青蒿鳖甲汤。腹内有癖块者,宜以消瘀化癖,理脾导滞为治。参骨蒸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严道通

    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
  • 扰海

   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五。指将混浊之晶状体拨离原位,置于玻璃体前下份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神龙既见,雾雨潜兴,闭目片刻,则风雷自息,然后重截云头,轻收虹脚。”参见拨内障手法条。

  • 陈珣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
  • 小辛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脉学部位考

    见伤寒方经解条。

  • 层青

    见《造化指南》。为曾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寒吐

    病证名。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寒吐食不化,不恶食。”小儿脾胃嫩弱,寒气易伤,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,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,吐出物为青涎夹奶,四肢不温。治宜温中化食。用香砂六

  • 咽喉经验秘传

    书名。2册。不分卷。撰人佚名。清·程永培校刊。上册为咽喉总论、诊法、治法、喉症用药细条、喉症图形、针药秘传;下册为方药。书中除列述咽喉病证症治外,对某些舌、牙病证也作了介绍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
  • 心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赤淡黄筋,详该条。

  • 寒草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