骶端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脾经湿热,复受风邪,风与湿热相搏而发。症见眼眶红赤,痒痛难忍,历久不愈。治宜内服清热祛风,除湿止痒之剂,外予棉裹散薰洗,或用郁金、胆矾、月石、炉甘石研细末,用鸡蛋黄熬油调敷。参见眼弦赤烂条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耳后连头部处。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。
见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。即胀后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无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土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肝。《难经正义》:“肝藏血而主怒,怒则伤肝,肝损者宜缓其中,即经所谓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之义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四损损于筋,筋缓不能自收持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
针刺前后的禁忌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凡刺之禁:新内勿刺,新刺勿内;已醉勿刺,已刺勿醉;新怒勿刺,已刺勿怒;新劳勿刺,已刺勿劳;已饱勿刺,已刺勿饱;已饥勿刺,已刺勿饥;已渴勿刺,已刺勿渴;大惊、大恐,必定
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承浆,见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火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