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治疗大全》。指疔生于手背威灵穴。证治见手发背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蛇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大业中(605~616年),曾任太医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九。即髌骨脱位。详脚膝出臼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咽喉干,灸胸堂五十壮,又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淋病九部诸疾,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男子卵大癫病,灸足太阳五十壮,三报之。”位置不详。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“外踝
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走马胎,详该条。
①同孔,小洞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邪害空窍。”②孔穴,指经穴、穴位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血行而不得反其空。”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机之动,不离其空。”③空虚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跟空
①病证名。小儿发热的一种证型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血热者,每日以午间发热,遇夜则凉,此心热也。轻则导赤散,重则四顺饮治之。”②亦称血分热。指热之在血分者。证见吐衄、咳咯、溺血,午后发热,女子月事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