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一年蓬

一年蓬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一年蓬

药材名称一年蓬

拼音Yì Nián Pénɡ

别名野蒿、治疟草

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(L.)Pers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集。

原形态二年生本草,高20-100厘米,被平展粗毛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基生叶丛生,叶柄长2-3厘米,叶片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-15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尖或钝,基部狭窄下延,边缘有不规则粗齿,茎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叶柄向上渐短至无柄。秋季开白带紫色的花,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圆锥花序,分枝处有条形、全缘并具有缘毛的苞片。头状花序直径约1.5厘米,总苞半球形;舌壮花2至数层,条形,仅有短的外层冠毛,管状花具有冠毛2层,内层冠毛与管等长,外层冠毛短。花托略凸起,具有细点。瘦果被毛。

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、及田野中。为归化植物,江苏、江西及长江南北各省多有野生。

化学成分花含芹素(apigenin,为5,7,4'-三羟基黄铜)。此外,尚含木犀草黄素。

炮制晒干。

性味苦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抗疟。急性胃肠炎,疟疾;外用治齿龈炎,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1至2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汁搽患处或捣烂外敷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一年蓬

药材名称一年蓬

拼音Yì Nián Pénɡ

别名女菀、野蒿(《中国药植志》)、牙肿消、牙根消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、千张草、墙头草、长毛草、地白菜、油麻草、白马兰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为菊种植物一年蓬全草

原形态二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30~90厘米,全体均有短柔毛。基部叶卵形成卵状披针形,长4~1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尖或钝,基部窄狭成翼柄;茎生叶互生,披针形或线状。披针形,先端尖,边缘齿裂.规则或不规则,有短柄或无柄;茎上部叶多半为线形,全缘,有缘毛。头状花序,排列成伞房状,径约1.5厘米;总苞半球形,苞片线形;外缘舌状花,2至数列,舌片线形,白色或略带紫色,雌蕊1,柱头2裂成又状,外列冠毛短,内列冠毛块如;中央管状花,黄色,先端6裂,雄蕊5,雌蕊1,柱头2浅裂而扁,有冠状毛2列,内长外短,花托略凸起,具细点。瘦果扁平,边缘有棱。花期5~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路边、旷野山坡上。分布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

药理作用茎、叶以石油醚、乙醚、氯仿洗涤后的水提取物,有降血糖作用。

性味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平,味淡。"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助消化。治消化不良,肠炎腹泻,传染性肝炎,淋巴结炎,血尿。

①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"根,捣烂敷牙龈肿。"

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消食,止泻,解毒,止血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两。

复方①治消化不良:一年蓬五至六钱。水煎服。

②治肠胃炎:一年蓬二两,鱼腥草、龙芽草各一两。水煎,冲蜜糖服,早晚各一次。

⑧治淋巴结炎:一年蓬基生叶三至四两,加黄酒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

④治血尿:一年蓬鲜全草或根一两。加蜜糖和水适量煎服,连服三天。(选方出《浙扛民间常用草药》)

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

一年蓬2两,加水浓煎300毫升左右,于疟疾发作前4小时、2小时各服1次,连服5~7天。治疗84例,治愈78例(92.9%)。其中间日疟76例,治愈72例(94.7%);恶性疟8例,治愈6例(7O%)。新鲜一年蓬较干草效果好。其抗疟作用只对红细胞内型疟原虫有效。

②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

一年蓬2两,煎成300毫升,每天2次分服,2周为一疗程,连服二疗程以上;或用一年蓬5钱加水浓煎成膏,加入茵陈粉2.5钱,混匀压成片剂,每天3次分服,疗程同上。煎剂治疗37例,治愈22例,显效1例,好转7例,平均治愈时间43.5天,退黄时间及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为2周左右。片剂治疗10例,治愈6例,好转3例;平均退黄时间19.5天,转氨酶恢复正常20.2天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一年蓬

药材名称一年蓬

拼音Yì Nián Pénɡ

英文名Herb of Annual Fleabane, Annual Fleabane Herb

别名女菀、野蒿、牙肿消、牙根消、千张草、墙头草、长毛草、地白菜、油麻草、白马兰千层塔、治疟草、瞌睡草、白旋覆花

出处出自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一年蓬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geron annuus(L.) Pers.[Aster an-nuus L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一年蓬 一年生或两所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,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。基生叶长圆形或宽卵形,长4-17cm,宽1.5-4cm,边缘有粗齿,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;中部和上部叶较小,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1-9cm,宽0.2-2cm,边缘有不规则的齿裂,具短叶柄或无叶柄;最上部的叶通常条形,全缘,具睫毛。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或圆锥状;总苞半球形;总苞片3层,革质,密被长的直节毛;舌状花2层,白色或淡蓝色,舌片条表;两性花筒状,黄色。瘦果披针形,压扁;冠毛异型,雌花的冠毛极短,膜片状连成小冠,两性花的冠毛2层,外层鳞片状,内层为10-15条长约2mm的刚毛,花期6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边及田野中。原产美洲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及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锥形,有分枝,黄棕色,具多数须根。全体疏被粗毛。茎呈圆柱形,长40-80cm,直径2-4mm,表面黄绿色,有纵棱线,质脆,易折断,断面有大形白色的髓。单叶互生,叶片皱缩工已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,黄绿色。有的于枝顶和叶腋可见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,花淡棕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焦迈康酸(pyromeconic acid);花含槲皮素(quercetin),芹菜素-7-葡萄糖酣酸甙(apigenin-7-glucuro-nide)[1],芹菜素(apigenin)[2]。

药理作用一年蓬总黄酮水溶性部位4mg(浸膏)/ml可显着抑制15-甲基前列腺素F2α所致离体猪冠状动脉收缩状态,张力降低50%所需时间为(106±41)min[1]。

茎、叶以石汕醚、乙醚、氯仿洗涤后的水提物,有降血糖作用[2]。

100%煎剂用平板纸片法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[3]。

性味味甘;苦;性凉

归经归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消食止泻;清热解毒;截疟。主消化不良;胃肠炎;齿龈炎;疟疾;毒蛇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复方1.治消化不良:一年蓬五至六钱。水煎服。

2.治肠胃炎:一年蓬二两,鱼腥草、龙芽草各一两。水煎,冲蜜糖服,早晚各一次。

3.治淋巴结炎:一年蓬基生叶三至四两,加黄酒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

4.治血尿:一年蓬鲜全草或根一两。加蜜糖和水适量煎服,连服三天。(选方出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各家论述1.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根,捣烂敷牙龈肿。2.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消食,止泻,解毒,止血。

临床应用1.治疗疟疾:一年蓬2两,加水浓煎300ml左右,于疟疾发作前4小时.2小时各服1次,连服5-7日。治疗84例,治愈78例(92.9%)。其中间日疟76例,治愈72例(94.7%);恶性疟8例,治愈6例(75%)。新鲜一年蓬较干草效果好。其抗疟作用只对红细胞内型疟原虫有效。

2.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一年蓬2两,煎成300ml,每天2次分服,2周为1疗程,连服2疗程以上;或用一年蓬5钱加水浓煎成膏,加入茵陈粉2.5钱,混匀压成片剂,每天3次分服,疗程同上。煎剂治疗37例,治愈22例,显效1例,好转7例,平均治愈时间43.5日,退黄时间及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均为2周左右。片剂治疗10例,治愈6例,好转3例;平均退黄时间19.5日,转氨酶恢复正常20.2日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催产草

    药材名称催产草拼音Cuī Chǎn Cǎo别名牛尾草、六角草、细穗石松、树灵芝来源药材基源:为石杉科植物马尾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egmariurus phlegmaria(L.)Hol

  • 豹药藤

    药材名称豹药藤拼音Bào Yào Ténɡ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别名四川白前、西川鹅绒藤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萝藦科植物豹药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心叶虎耳草

   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、反背红、红岩草、蒙自虎耳草、大虎耳草、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

  • 荷花

    药材名称荷花拼音Hé Huā别名莲花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. 的大花蕾。6~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,阴干。性味苦、甘,温。功能主治祛

  • 箭叶苣

    药材名称箭叶苣别名三角草、土半夏、犁头浆草、犁铧草来源菊科箭叶苣Lactuca henryi Dunn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止血。主治乳腺炎,疮疖,无名

  • 宽唇神香草

    药材名称宽唇神香草拼音Kuān Chún Shén Xi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宽唇神香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ssopus latilabiatus C.Y.Wu et H

  • 黄颔蛇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颔蛇头药材名称黄颔蛇头拼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主久疟及

  • 四川山矾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四川山矾药材名称四川山矾来源山矾科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,以根、茎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四川。功能主治行水,定喘。水湿胀满:根或茎适量,切

  • 耳叶排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、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.,以根、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。性味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

  • 毛叶天胡荽

    药材名称毛叶天胡荽拼音Máo Yè Tiān Hú Suī别名钻地风、水雷公根、冰大海、透骨草、大样雷公根、山灯盏、鱼藤草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肾叶天胡荽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droc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