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钻风

三钻风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钻风

药材名称三钻风

拼音Sān Zuàn Fēnɡ

别名胡椒、升子树叶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为樟科植物三丫乌药树皮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三丫乌药,又名:香丽木、三丫钓樟、猴楸树、三角枫、山姜、假崂山棍、姜羊。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10米。叶互生,卵形或阔卵形,长6.5~12厘米,宽5.5~10厘米,先端锐尖或稍钝,全缘或上部3裂,上面绿色,初有短毛,后无毛,下面灰绿色,密生棕黄色绢毛或无毛,具三出脉;叶柄长2~3厘米。花单性,异株,淡黄色;集成伞形花序,腋生,总花梗短;花被片6,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内向瓣裂。核果球形,直径7~8毫米,鲜时红色,干时灰褐色,有毛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溪边、杂木林中或林缘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山东、辽宁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辛、性温。"

功能主治《陕西中草药》:"活血舒筋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。"

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三钻风

药材名称三钻风

拼音Sān Zuàn Fēnɡ

英文名Bark of Japanese Spicebush

别名胡椒三钻七

出处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三桠乌药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obtusiloba Bl.[L.cercidifolia Hemsl.]
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三丫乌药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10米。叶互生,卵形或阔卵形,长6.5-12cm,宽5.5-10cm,先端锐尖或稍钝,全缘或上部3裂,上面绿色,初有短毛,后无毛,下面灰绿色,密生棕黄色绢毛或无毛,具三出脉;叶柄长2-3cm。花单性,异株,淡黄色;集成伞形花序,腋生,总花梗短;花被片6,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内向瓣裂。核果球形,直径7-8mm,鲜时红色,干时灰褐色,有毛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溪边、杂木林中或林缘。

资源分布:分布辽宁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 树皮呈细卷筒状,长16-25cm,宽2cm,厚1.5-2mm。外表面灰褐色,粗糙,具不规则细纵纹和斑块状纹理,有突起的类圆形小皮孔,栓皮脱落或刮去后较平滑,棕黄色至红棕色;内表面红棕色,平坦,可见细纵纹,划之略显油痕。质硬脆,折断面较平坦。外层棕黄色,内层红棕色而略带油质。气微香,味淡,微辛。

2.显微鉴别 树皮机横切面:木栓层最内层细胞外壁及侧壁增厚,微木化。皮层窄,有的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砂晶;石细胞散在或数个切向相连;分泌细胞较少,常含有灰黄色油滴状物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环带,石细胞壁厚,有的外侧壁较薄,在韧皮射线开口处的石细胞中常含细小草酸钙砂晶。韧皮部宽广,石细胞少见;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2-3个相聚,壁厚,木化或微木化;分泌细胞众多;射线宽1-3列细胞,壁较厚,细胞充满砂晶。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

2.粉末特征:浅黄棕色。①石细胞长方形、类方形或多角形,直径25-46μm,有的壁一面较薄,少数胞腔内含有砂晶。②纤维单个散在,长梭形,直径10-26μm,边缘较平直或略呈波齿状,两端较尖或钝尖,壁厚,胞腔线形。③分泌细胞长圆形、卵圆形或类圆形,长38-125μm,直径23-44μm,含灰黄色分泌物。④射线细胞壁较厚,充满细小草酸钙砂晶。

化学成分树干含谷甾醇、豆甾醇及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。枝叶含芳香油0.4-0.6%,主要为乌药醇(Linde-rol)。叶有含碳数从16-33的直链烷烃。种子油中含癸酸(Capric acid)、月桂酸(Lauric acid)、肉豆寇酸(十四(烷)酸,Myristic acid)、天台乌药酸(Linderic acid,Dodecen-4-oic acid)、癸烯-2-酸(Decenoic acid)、癸烯-4-酸(Decen-4-oic acid,Obtusilic acid)、十四碳烯-4-酸(Tetradecen-4-oic acid,Tsudzuic acid)、油酸(Oleic acid)及亚油酸(Linoleic acid)等。

鉴别理化鉴别 本品折断面置紫外灯(365mm)下检视,断面湿灰黄色荧光。

性味辛;温

归经胃;肝经

功能主治温中行气;活血散瘀。主心腹疼痛;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;疮毒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5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陕西中草药》:活血舒筋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胆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心胆草药材名称心胆草拼音Xīn Dǎn Cǎo别名水朝阳花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柳叶莱种植物长籽柳叶菜的全株。秋后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,具细毛。茎下部匍匐,节上

  • 夹竹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夹竹桃药材名称夹竹桃拼音Jiá Zhú Táo别名红花夹竹桃、柳叶桃来源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.,以叶入药。

  • 臭油果

    药材名称臭油果拼音Chòu Yóu Guǒ别名大香果、香桂子、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果熟

  • 半枫荷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半枫荷根药材名称半枫荷根拼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,晒干。原形态翻白叶树,又名:异叶翼子木、半

  • 大麦泡

    药材名称大麦泡别名对嘴泡、猫爪刺、牛奶泡、栽秧泡、泡儿刺、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.[R. althaeoides Hance],以根皮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

  • 岩梭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岩梭药材名称岩梭别名丛毛羊胡子草来源莎草科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,以花、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甘肃、湖北、广西、西南、西藏。性味辛,温。功能主治花:平喘止咳

  • 广西九里香

   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广西

  • 东廧子

    药材名称东廧子拼音Dōnɡ Sè Zǐ别名沙蓬米、沙米、登相干、登粟、吉刺儿出处出自1.《本草拾遗》。2.《康熙几暇格物编》:沙蓬米,凡沙地皆有之,鄂尔多斯所产尤多。枝叶丛生如蓬,米似胡麻而小。作为粥

  • 芦竹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芦竹笋药材名称芦竹笋拼音Lú Zhú Sǔn出处《重庆草药》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。性味《重庆草药》:"味苦,性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清热泻火

  • 鸦椿卫矛

    药材名称鸦椿卫矛拼音Yā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Euscaphis Spindle-tree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