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生山药八钱,金银花五钱,生白芍六钱,炒牛蒡子、甘草各二钱,黄连、肉桂(后下)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下痢赤白,腹疼及噤口痢。若单赤痢,加生地榆二钱;单白痢,加生姜二钱;血痢,加鸦胆子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原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,是用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。书中总论部分,论述了病机、病证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。各论部分分述感冒、咳嗽、喘证等54种内科杂病。论述
病名。指霍乱由湿气太盛,伤及中州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:“湿气霍乱之症,既非饮食所伤,无七情恼怒,但因时令湿淫之气,一旦挥霍撩乱,吐泻水饮。”脉沉伏,或濡软。治用五苓散、平胃散、正气散加青藿香等。
病名。皮肤慢性溃疡之一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上。多由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,湿邪浸淫所致。患处皮破肉烂,色黑形陷,滋水淋漓,不易生肌,顽固难愈。治宜健脾渗湿为主。内服除湿胃苓汤。外搽生肌散。
经穴别名。《千金翼方》卷27:“上气气闭,欬逆,咽冷,声破喉猜猜,灸天瞿五十壮,一名天突。”后《针灸聚英》等书列作天突穴之别名,见该条。
口腔的上壁。分硬腭与软腭两部分。硬腭在前,以骨质为基础;软腭在后,由粘膜及肌肉组成。
眼科病证。指睑皮宽松,睑弦紧急,睫毛内倒的证候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皆由患疾,妄称时眼,不以为意,……致风邪深入,久而不瘳,然后内急外弛,皮宽弦紧,睫渐拳倒。”参见倒睫拳毛及内急外弛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葛根、天花粉、麦门冬、生地黄各等分,升麻、甘草量减半。用糯米泔水煎,去滓,入茅根汁一合,调服。治痘疮发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