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交翅木

交翅木

药材名称交翅木

拼音Jiāo Chì Mù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belia biflora Turcz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,高1-3m。幼枝被倒生硬毛,老枝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-4mm;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2-6cm,宽0.5-2cm,先端尖至渐尖,基部钝至渐狭成楔形,全缘或中部以上羽状浅裂而有1-4对粗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绿白色,两面疏被柔毛,脉上密被长柔毛,边缘有睫毛。花单生于小枝上叶腋;花梗长5-10mm,被硬毛;萼筒圆柱形,疏被短硬毛,萼齿4枚,狭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约1cm;花冠白色、淡黄色或带浅红色,狭漏斗形或高脚碟形,外被短柔毛,4裂,裂片圆形,长约2mm,冠筒长约5mm,内密被硬毛;雄蕊4,二强,内藏,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,花药长卵圆形;子房3室,仅1室发育,花柱长约1cm,柱头头状。瘦果状核果,长约8mm,具硬毛,冠以4枚宿存而略增大的萼片。种子圆柱形,膜质,长4-6mm,具肉质胚乳。早春开花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2000m的山坡灌丛、林下及沟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及山西等地。

性味味微苦;涩;性平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热毒痈疮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蓠

    药材名称江蓠拼音Jiānɡ Lí别名龙须菜、海菜、线菜、海粉干、海面线、竹筒菜、蚝菜、发菜、粉菜出处江蓠又名龙须菜。1.《纲目》菜部云:“龙须菜,生东南海边石上,丛生,无枝叶,状如柳根须,长者尺余,白

  • 小黑药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

  • 通骨消茎叶

    药材名称通骨消茎叶拼音Tōnɡ Gǔ Xiāo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nbergia grandiflo-ra (Roxb.ex Rottl

  • 穇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穇子药材名称穇子拼音Shān Zǐ别名龙瓜粟、鸭爪稗(《纲目》),鸭爪粟(《品汇精要续集》),龙爪稷(《授时通考》),鸡爪粟、云南稗(《医林纂要》),雁爪稗(《三峡志》),鸭距粟(《广

  • 三钻七

    药材名称三钻七拼音Sān Zuàn Qī别名三钻风、甘姜、香丽木、山胡椒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,以树皮入药。四季可采,多用鲜品或晒干用。性

  • 树腰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树腰子药材名称树腰子拼音Shù Yāo Zi出处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楝叶吴茱萸的果实或根、叶。原形态楝叶吴茱萸,又名:红花树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臭油林、野米辣,

  • 海州常山

   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、苦、甘,凉。归经归肝经。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、半身不遂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。单用,或与稀莶草配伍,

  • 白千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、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.,以树皮及枝叶入

  • 尖耳贯众

    药材名称尖耳贯众拼音Jiān ěr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、大叶兰芝、大叶鲁基(《江西草药》),牛尾贯众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江西草药》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耳贯众的根茎。全

  • 鮧鱼目

    药材名称鮧鱼目拼音Yí Yú Mù出处《政和本草》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眼睛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鮧鱼"条。功能主治《政和本草》:"治刺伤中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