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。参见耳根痈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爵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桂岩,又字廷豹。浙江萧山人。先为儒生,能诗,通医,尤专于痘疹。著有《博爱心鉴》一书。主张治疗痘疹贵于气血充足,治疗偏于补气血,对于表里虚实的辨证不够重视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厘正按摩术》。即胞经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外台秘要》作髓孔,即腰俞,见该条。
见仁斋直指小儿方条。
病名,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。即尸注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心气不收。心藏神、主血脉、主汗液等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,可出现心神浮越、精神散乱、健忘易惊、心悸、自汗或动则汗出等证候。治宜补益心气,辅以重镇安神或固涩收敛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八方。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独活、白藓皮、白芷、蝉蜕、川芎、当归、威灵仙、生地黄、何首乌、枳壳、苦参、甘草各一两,苍术、黄柏、穿山甲、乌药、石菖蒲各二两,金银花四两。分作十剂,好酒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