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余闻刺有五变,以主五输。”有二义:①指四时变化和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,即冬刺井,春刺荥,夏刺输,长夏刺经,秋刺合,“是谓五变,以主五输。”②指五类疾病与五输穴相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酢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。
【介绍】:见汪宏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脐下1寸,旁开2寸处。另说“在天枢下半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去腹中行当各三寸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十肋间动、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腓腨发,见该条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【介绍】:宋末医家。名石壁。宗陈文秀的学术思想,撰有《痘疹八十一论》,但其论述小儿病有自相矛盾之处。已佚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编有《婴儿病证幼幼方论》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