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八仙汤

八仙汤

普济方》卷三五三:八仙汤

药方名称八仙汤

处方茯苓2钱,麦门冬2钱,知母2钱,前胡2钱,半夏曲2钱。

功能主治妇人常服温补药而积温成热,致发烦渴;血热,经下少而烦热;虚热,烦满短气;痰热,烦渴而呕吐;或妊娠烦躁;或产后气虚,口干烦渴,心下闷痞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钱,水1盏,入甘草3寸,煎至7分,空心热服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三五三

解围元薮》卷四:八仙汤

药方名称八仙汤

处方人参3分,米仁2钱,花粉1钱2分,皂刺20个,蜂房7孔,浮麦1握,冷饭团3两,琉璃灰7分半。

功能主治疠疮结毒。

用法用量水煎,温服。

摘录解围元薮》卷四
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:八仙汤

药方名称八仙汤

处方当归1钱,茯苓1钱,川芎7分,熟地7分,陈皮7分,半夏7分,羌活7分,白芍8分,人参6分,秦艽6分,牛膝6分,白术4钱,桂枝3分,柴胡4分,防风5分,炙甘草4分。

功能主治浑身麻木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

医学集成》卷二:八仙汤

药方名称八仙汤

处方石膏黄芩、二母、麻黄杏仁桔梗甘草

功能主治齁证因痰火者。

摘录医学集成》卷二

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:八仙汤

药方名称八仙汤

处方马兜铃2两半,桑根白皮2两半,桔梗2两半,麻黄(去根节,汤煮掠去沫,焙)3两,白茯苓(去黑皮)3两,柴胡(去芦头)3两,陈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3两,杏仁(汤浸,去皮尖双仁,炒)100枚。

制法上药锉,如麻豆大。

功能主治久患气嗽,发即奔喘,坐卧不安,喉中气欲绝。

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,以水1盏半,煎取8分,去滓温服。频服3两剂,愈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黄蜜煎

    药方名称大黄蜜煎处方大黄1两(切如指头大)。功能主治口糜生疮。用法用量以蜜煎5-7沸,候冷取出。每含1块,咽津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一七

  • 坎离既济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八:坎离既济丹药方名称坎离既济丹处方肉苁蓉、生地、麦冬、山萸、杞子、五味、川柏、归身、白芍、天冬、熟地、远志、茯苓、茯神、丹皮、枣仁、人参、泽泻。制法炼蜜为丸。功能主治热痨。口干咽痛

  • 猴头健胃灵胶囊

    药方名称猴头健胃灵胶囊处方猴头菌培养物浸膏、海螵蛸、延胡索(制)、白芍(制)、香附(制)、甘草(制)性状为胶囊剂,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;气芳香,味甜、微苦。炮制上六味,猴头菌培养物浸膏系取猴头菌培养物

  • 龙虎济阴丹

    药方名称龙虎济阴丹处方黄柏半斤,知母3两,龟版4两,熟地2两,陈皮2两,白芍2两,锁阳1两半,虎骨1两,龙骨5钱。制法上为末,蜜和猪脊髓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遗精。用法用量每服50-60丸,空心盐

  • 解风散

    《宣明论》卷二:解风散药方名称解风散处方人参1两,川芎1两,独活1两,麻黄(去节,汤洗,焙)1两,甘草1两,细辛(去苗)半两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解散虚风。主风成寒热,头目昏眩,肢体疼痛,手足麻痹,上

  • 返魂汤

    《简明医彀》卷三:返魂汤药方名称返魂汤处方当归(酒洗)、川芎、肉桂、干姜(炮)、赤芍药、甘草、黑豆(炒、去壳)、紫苏各等分。功能主治妇人血逆卒厥,并产后血厥,昏晕目闭,口噤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;或为细末

  • 槟榔煎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九:槟榔煎药方名称槟榔煎别名槟榔粥处方槟榔(炮,锉)5枚,酸石榴根皮(入土5寸东引者,去土,细锉)1升。功能主治蛔虫。用法用量槟榔粥(原书卷一九○)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九《医统》

  • 独参汤

    《修月鲁般经后录》引《十药神书》(录自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五○):独参汤药方名称独参汤处方大人参20~30克(去芦)制法上药叹咀。功能主治补气固脱。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,气血俱虚,面色苍白,恶寒发热,手足

  • 加味四白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四白汤处方白僵蚕9克,白果5粒(打碎),白茅根30克,桑白皮9克,地肤子15克,黄芪30克,当归15克,熟地12克,阿胶9克,肉桂5克。功能主治温肾健脾,利水消肿,填精养血。主脾肾阳虚用法

  • 乌头栀子汤

    药方名称乌头栀子汤别名乌头汤处方川乌(童便煮)3钱,栀子仁(炒)3钱。功能主治素有湿热,外因寒邪,发作疝症,疼痛不已者。用法用量乌头汤(《会约》卷十三)。如元气衰弱,加人参、白术,佐以木香、缩砂仁。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