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分气紫苏饮

分气紫苏饮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分气紫苏饮

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

处方五味子(去梗.洗)、桑白皮(炙)、陈皮(去白.净洗)、桔梗草果仁、大腹皮甘草(炙)、茯苓,各三斤。

炮制上八味,俰咀为粗末,称二十斤净,入拣嫩枝、叶、干紫苏十五斤,捣碎,同一处拌匀。

功能主治治男子、女人脾胃不和,胸膈噎塞,腹胁疼痛,气促喘急;

心下胀闷,饮食不思,呕逆不止。

常服和胃进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四钱,水一大盏,姜钱三片,入盐少许,同煎至七分,去滓空心食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丹溪心法》卷四:分气紫苏饮

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

处方枳壳茯苓大腹皮陈皮甘草、苏子、草果白术当归紫苏半夏、桑皮、五味子

制法上锉。

功能主治脾胃不和,胸膈噎塞,腹胁疼痛,气促喘急,心下胀闷。

用法用量生姜3片,水煎服。

摘录丹溪心法》卷四

《局方》卷三(绍兴续添方):分气紫苏饮

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

别名分气紫苏

处方五味子(去梗,洗)3斤,桑白皮(炙,锉)3斤,陈皮(去白,净洗)3斤,桔梗(锉)3斤,草果仁3斤,大腹皮3斤,甘草(炙)3斤,茯苓3斤。

制法上为粗末,称20斤,净入,拣嫩枝叶干紫苏15斤捣碎,同一处拌匀。

功能主治和胃进食。主男子、妇人脾胃不和,胸膈噎塞,腹胁疼痛,气促喘急,心下胀闷,饮食不思,呕逆不止。

用法用量每服4钱,水1大盏,姜钱3片,入盐少许,同煎至7分,去滓,空心、食前服。

摘录《局方》卷三(绍兴续添方)

猜你喜欢

  • 柿灰散

    药方名称柿灰散处方干柿3枚(烧存性)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小便血淋。用法用量陈米饮调服。摘录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引《叶氏方》

  • 车前汤

    《伤科补要》卷四:车前汤药方名称车前汤处方车前子1钱,枳壳1钱,归尾1钱,赤芍1钱,木通1钱,桔梗1钱,大黄1钱,芒消1钱。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。用法用量加童便、酒,煎服。摘录《伤科补要》卷四《赤水玄珠

  • 济阳丸

    药方名称济阳丸处方人参180克黄耆180克鹿茸1个(酒浸,切片,又切作10块,粉炒)龟膏180克 人胞1个(火焙)麦冬120克 北五味30克 炒枣仁90克远志60克巴戟天180克肉桂90克白术240克

  • 夺命丸

    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:夺命丸药方名称夺命丸处方半夏(大者,各4破之,用石薜荔1握锉碎,同半夏炒令黄色,去石薜荔,只用半夏)49粒,莲子肉49个,龙骨(煅,别研)半两,白茯苓(去皮)半两,远志半两(去心)

  • 定悸饮

    药方名称定悸饮处方李根皮1钱2分,茯苓1钱,桂枝1钱,白术1钱,牡蛎1钱,吴茱萸5分,甘草少许。功能主治奔豚。用法用量加生姜,水煎服。摘录《观聚方要补》卷五

  • 补元快斑汤

    药方名称补元快斑汤处方人参、白术、黄耆(炙)、甘草(炙)、归身。功能主治痘疮灰白色,当起不起,其顶平陷;痘儿素快,元气不足,吐泄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片玉痘疹》卷八

  • 加味龙胆泻肝汤

    《赤水玄珠》卷三:加味龙胆泻肝汤药方名称加味龙胆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,黄芩7分,生甘草5分,人参5分,黄连5分,天门冬5分,胆草5分,山栀5分,五味子7枚,麦冬5分,知母5分。功能主治胆痹口苦。用法用量

  • 解肝煎

    药方名称解肝煎别名解恨煎(《笔花医镜》)。处方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45克 苏叶 芍药各3克砂仁2.1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,化湿畅中。治暴怒仿肝,气逆胀满者。用法用量水300毫升,加生姜3~5片,煎服。如胁

  • 大养脾丸

    《百一》卷二引张防御方:大养脾丸药方名称大养脾丸处方丁香皮1两,良姜1两,藿香叶1两半,甘草1两半。制法上药并生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功能主治健脾。主用法用量随意服之。摘录《百一》卷二引张防御方

  • 夺命轻粉散

    药方名称夺命轻粉散处方铁渣1两,轻粉2钱,麝香少许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疔疮。用法用量每疮用针开十字口,将药放入疮内,用醋调面糊敷贴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二七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