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右归饮

右归饮

药方名称右归饮

处方熟地6~9克或加至30~60克山药6克(炒)山茱萸3克 枸杞6克甘草3~6克(炙)杜仲6克(姜制)肉桂3~6克 制附子3~9克

功能主治温补肾阳。治肾阳不足,阳衰阴胜,腰膝瘦痛,神疲乏力,畏寒肢冷,咳喘,泄泻,脉弱;以及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。

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煎至250毫升,空腹时温服。

如气虚血脱,或厥,或昏,或汗,或晕,或虚狂,或短气者,必大加人参白术;如火衰不能生土,为呕哕吞酸者,加炮干姜;如阳衰中寒,泄泻腹痛,加入参、肉豆蔻;如小腹多痛者,加吴茱萸;如淋带不止,加破故纸;如血少血滞,腰膝软痛者,加当归

摘录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味饮

    药方名称六味饮处方山楂1钱,紫草1钱,牛蒡子1钱,防风1钱2分,荆芥1钱2分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稀痘。主用法用量水煎服。痘将发之时服之。摘录《大生要旨》卷五

  • 独神丹

    药方名称独神丹处方淮安陈曲1块。制法将四面削去各一指厚,用中心的打碎,砂锅内炒去湿气,为细末,用福建黑糖等分,入石臼内捣匀,再用生姜汁熬熟,旋添入内,捣如泥,为丸如弹子大,收贮瓷器内。功能主治中风瘫痪

  • 虎骨方

    药方名称虎骨方处方虎骨半两,败龟版半两,不灰木半两,乳香半两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解颅。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,内服方用参苓散。摘录《幼幼新书》卷六引丁时发方

  • 换容散

    药方名称换容散处方蝉退半斤,广胶1斤。制法上用铅1斤,打成小盒,置前2味于内,外仍用铅滴周围固密,以皮消3斗,锅内煮之,取出,去铅盒,只用前2味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疠风。用法用量每服3分,温酒送下。紫黑风

  • 乾坤一气膏

    药方名称乾坤一气膏处方当归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 熟地 川山甲 木鳖肉巴豆仁蓖麻仁三棱蓬术五灵脂续断肉桂玄参各30克乳香没药各36克麝香9克 真阿魏60克(切薄片)制法上药切片,除后四味外,用香油2.

  • 二物通汗散

    药方名称二物通汗散处方雷丸4两,粉半斤。功能主治少小有热不汗。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《外台》卷三十六引作“二味通汗散”。摘录《千金》卷五

  • 千金丹

    药方名称千金丹别名人马平安散(《兰台轨范》卷四)。处方麝香冰片各6克朱砂15克雄黄硼砂消石各30克金箔100张(或加牛黄)制法上药七味,研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中暑,霍乱,及感受不正之气,心神不安,甚至昏

  • 家秘胆星汤

    药方名称家秘胆星汤处方陈胆星、柴胡、黄芩、广皮、甘草、青黛、海石。功能主治肝胆郁火成痰,胁肋作痛。摘录《症因脉治》卷一

  • 白附子丸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七:白附子丸药方名称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(微炮)半两,天麻半两,半夏(汤洗7遍)半两,朱砂(研细,水飞)半两,白僵蚕1两(炒,去丝嘴),全蝎21枚(去毒,微炒),腻粉1分(别研),麝香

  • 沉香磨脾汤

    药方名称沉香磨脾汤处方香附子1两(去毛),缩砂仁半两,人参(去芦)半两,神曲(炒)半两,麦糵(炒)半两,沉香(不见火)半两,甘草(炙)半两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小儿脾胃不和,黄瘦,多汗,不食。用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