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咽气

咽气

气功术语,古代主要导引法之一。《内经》:“肾有久病者,可以寅时面向南,净神不乱思,闭气不息七遍,以引颈咽气顺之,如咽甚硬物。如此七遍后,饵舌下津无数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带下黄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黄带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扎蓬棵

    见《河北中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木莲藤

    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薜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林璧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林彦圭条。

  • 沿壁藤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门

    汗毛孔。鬼,古通魄。肺藏魄,肺气通于皮毛,汗从皮肤而出,称魄汗。汗毛孔则称为鬼门;发汗法称开鬼门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。”

  • 医医医

    医论著作。3卷。清·孟今氏撰于1902年。本书旨在阐述医治医界弊病的医法,故题名为《医医医》。作者分别指出历代统治者不重视医药,有些患者骄奢淫逸,重财轻命,有的医生不学无术,误人性命的时弊,颇多精辟的

  • 时行疫痢

    病名。见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卷一。即疫痢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百草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虚涎

    六涎之一。由虚热上蒸,其涎并上。其症“初发作时,先觉清涎满口,渐闻心前有一物,上触咽喉中急促,闷倒不觉”(《史载之方》)。治宜灸气海,补暖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