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固本止崩汤

固本止崩汤

药方名称固本止崩汤

处方大熟地1两(9蒸),白术1两(土炒焦),黄耆3钱(生用),当归5钱(酒洗),黑姜2钱,人参3钱。

功能主治妇人虚火血崩,两目黑暗,昏晕在地,不省人事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1剂崩止,10剂不再发。

注意若血崩数日,血下数斗,六脉俱无,鼻中微微有息,不可遽服此方,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;有力者,用辽人参(去芦)3钱,煎成,冲贯众炭末1钱,服之待气息微旺,然后服此方,仍加贯众炭末1钱,无不见效。无力者;用无灰黄酒冲贯众炭末3钱,服之待其气接,神清,始可取此方,人参党参代之,临服亦加贯众炭末1钱(冲入)。

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全不去止血,而唯补血,又不只补血,而更补气,非唯补气,而更补火。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,则血已尽去,仅存一线之气,以为护持,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,而先补其血而遗气,则有形之气恐不能遽生,而无形之气,必且至尽散。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。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,单补血而不补火,则血又必凝滞,而不能随气而速生。况黑姜引血归经,是补中又有收敛之妙,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。

摘录傅青主女科》卷上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风人参汤

    药方名称肺风人参汤处方人参1两,麻黄8钱,羚羊角3钱,白鲜皮3钱,防风1两,桔梗5钱,杏仁21粒,石膏7钱,甘草5钱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肺风。用法用量每服3钱,水煎,去滓,温服。摘录《金匮翼》卷一

  • 蒜连丸

    药方名称蒜连丸处方黄连(晒干,为末)独头蒜1颗(煨热,取肉,研细)制法上入米醋少许,捣和为丸,梧桐子大,晒干。功能主治清肠解毒。治诸血妄行,脏毒下血。用法用量每服30~40丸,陈米饮下。摘录《仁斋直指

  • 半夏干姜散

    《金匮要略》卷中:半夏干姜散药方名称半夏干姜散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,研为粗末。功能主治温胃止呕。主胃中有寒,干呕吐逆,吐涎沫。用法用量每次3克,用浆水300毫升,煎取210毫升,顿服之。备注本

  • 藿香乌药散

    药方名称藿香乌药散处方藿香叶半两,乌药半两,香附子(炒)半两,甘草2寸半(炙)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霍乱。用法用量水1大盏,煎至7分,温服。摘录方出《百一》卷六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二○一

  • 秘方定心丸

    药方名称秘方定心丸别名秘方定振丸(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卷五)。处方天麻(蒸熟)秦艽(去芦)全蝎(去头、尾)细辛各30克 熟地 生地 川归川芎芍药各60克防风荆芥各21克白术黄耆各45克威灵仙(酒洗)15

  • 桂枝麻黄汤

   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,麻黄1两(去根节),赤芍药1两,杏仁1两(去皮尖,麸炒黄)。制法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阳明中风,头痛口苦,腹满微喘,发热恶寒,脉浮而紧,下之即小便难者;阳明病,5-6日至7

  • 解毒紫金膏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解毒紫金膏药方名称解毒紫金膏处方细块矾红 明净松香各500克制法共碾极细末,麻油调稠。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,腐烂作臭,脓水淋漓,诸药不效者;兼治诸毒顽臁等疮。用法用量先将患处用熏洗结毒

  • 加味橘皮竹茹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橘皮竹茹汤处方赤茯苓橘皮枇杷叶麦门冬竹茹半夏各3克人参甘草各1.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多渴,呕哕不食。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,水煎,温服。摘录《医学入门》卷七

  • 半夏苍术汤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:半夏苍术汤药方名称半夏苍术汤别名柴胡半夏汤(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)。处方升麻柴胡藁本各1.5克茯苓神曲(姜汁炒)各3克苍术(米泔制)半夏各6克生姜10片甘草(炙)1.2克功能主治祛风

  • 金铃子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:金铃子丸药方名称金铃子丸处方金铃子(去核,炒)120克益智仁葫芦巴(炒)石菖蒲破故纸(炒)茴香(炒)巴戟(去心)各60克木香白茯苓(去皮)陈皮(去白)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,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