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飞扬

大飞扬

药材名称大飞扬

拼音Dà Fēi Yánɡ

别名马鞍叶羊蹄甲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蝴蝶风、羊蹄藤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夜合叶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枝叶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小灌木,高约2米,幼枝、叶柄及花轴密被锈色短柔毛。叶互生,通常近圆肾形,长2~6厘米,宽3.5~6.5厘米,先端2裂,裂至叶的1/3~1/2,裂片圆,全缘,叶基部浅心形,下面密生红棕色短柔毛,基出脉通常7~9条;叶柄长1~2厘米。总状花序呈伞房状,与叶对生或顶生;小苞片1枚,线状披针形;萼管短,裂片阔矩圆形,长约5毫米,被白色短柔毛;花瓣6,白色,狭匙形,长于萼片;雄蕊10,5长5短;雌蕊1,密被绒毛.荚果矩形,先端偏,有细尖头,基部渐狭,无毛。花期5~6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溪边、沟旁、山谷、疏林下或灌丛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苦涩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润肺,敛阴安神,除湿,杀虫。治百日咳,心悸失眠,盗汗遗精,瘰窃,湿疹,疥癣。

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去湿毒,杀虫止痒。治天泡疮、顽癣及一切皮肤湿毒。"
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润肺止咳,清热敛阴,止痛安神。"

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0.6~1两;浸酒或研末。

复方①治百日咳:夜合叶的叶、百部、猪苦胆(炕干)各等量,研末。日服三次,每次三分至一钱,空腹时用开水吞服。

②治心悸失眠:夜合叶根、公鸡头、涩疙瘩根各五钱,石菖蒲、辰砂草各三钱。煨水服。

③治盗汗、遗精、夜尿多:夜合叶根一两,菌子串、仙茅根、金樱子各五钱。炖肉吃。

④治筋骨疼痛:夜合叶根五钱至一两,泡酒服。

⑤治九子疡:夜合叶根捣缄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木蓝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苏木蓝药材名称苏木蓝拼音Sū Mù Lán别名山豆根[贵州]、木蓝叉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Indigofera carlesii Craib,以根入药。秋季

  • 海鲶

    药材名称海鲶拼音Hǎi Nián别名骨仔、油松、骨鱼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us sinensis Lacepede采收和储藏:常年均可捕捞。捕后,除去内脏,

  • 鲟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(《诗经》),鮥(《毛诗传》),鮛鲔(《尔雅》),尉鱼、仲明鱼(陆玑《诗疏》),鱏(《尔雅》郭璞注),乞里麻鱼(《饮膳正要》)

  • 海松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(《海药本草》),松子仁(《本草衍义》),新罗松子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开宝本草》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。果熟后采收,晒干,去硬壳

  • 刺桐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刺桐叶药材名称刺桐叶拼音Cì Tó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。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,蛔虫症。用法用量研末开水冲服,0.

  • 海白石

    药材名称海白石拼音Hǎi Bái Shí别名鹅管石来源药材基源:为枇杷珊瑚科动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种盔形珊瑚离散的石来质骨骼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axea aspera Quelch采收和储藏:于

  • 红芪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红芪药材名称红芪拼音Hónɡ Qí英文名RADIX HEDYSARI别名岩黄芪、黑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.-

  • 红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皮药材名称红皮拼音Hónɡ Pí别名粘高树、赤血仔、栓叶安息香来源安息香科红皮Styrax suberifolium Hook. et Arn.,以叶、根入药

  • 高山黄华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。8~9月采挖。性味性寒,味苦,有小毒。

  • 茯苓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茯苓皮药材名称茯苓皮拼音Fú Línɡ Pí别名苓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。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,大小不一,外面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