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孔雀草

孔雀草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孔雀草

药材名称孔雀草

拼音Kǒnɡ Què Cǎo

别名万寿菊、红黄万寿菊、红黄草、小芙蓉花、藤菊

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
性味苦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止咳,止痛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痢疾,咳嗽,百日咳,牙痛,风火眼痛;外用治腮腺炎,乳腺炎。

用法用量3~5钱,水煎或研粉分数次开水送服;外用适量,加重楼、银花共研末,陈醋调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孔雀草

药材名称孔雀草

拼音Kǒnɡ Què Cǎo

别名菊花(《贵州草药》)

出处《贵州草药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藤菊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原形态藤菊,又名:西番菊。

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约30~60厘米,通常自基部分枝。叶互生或对生,羽状全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1~2.5厘米,边缘有疏齿,齿端呈软芒状,齿的基部各具油腺1枚。头状花序单生,径约3.5厘米,有长梗。总苞长椭圆形,上部边缘具尖锐锯齿,有腺点。舌状花黄色,有紫红斑;管状花先端5裂;雄蕊5;子房下位,1室,柱头2裂。瘦果线形,扁平,冠毛鳞片状。

生境分部各地庭园中有栽培。

性味《贵州草药》:"苦,平。"

功能主治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利湿,止咳。治咳嗽,痢疾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研末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孔雀草

药材名称孔雀草

拼音Kǒnɡ Què Cǎo

英文名Herb of French Marigold

别名菊花、五瓣莲、老来红、臭菊花、孔雀菊、小万寿菊、红黄草、缎子花

出处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孔雀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agetes patula 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也雀草 一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通常近基部分枝,分枝斜开燕尾服。叶羽状分裂,长2-9cm,宽1.5-3cm,裂片线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,齿端常有簪细芒,齿的基部通常有一腺体。头状花序单生,径3.5-4cm;花序梗长5-13(-15)cm,先端稍增粗;总苞片约1.5cm,宽约0.7cm,长椭圆形,上端具锐齿,有腺点;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,带有红色斑;舌片近圆形,长8-10mm,宽6-7mm,先端微凹;管状花花冠黄色,长10-14mm,与冠毛等长,具5齿裂。瘦果线形,基部缩小,长8-12mm,黑色,被短柔毛;冠毛鳞片状,其中1-2个长芒状,2-3个短而钝。花期5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50-1600m的山坡草地、林中,或在庭园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本品含万寿菊素(patuletin),槲皮万寿菊素(quercetagetin),万寿菊甙(patulitrin),槲皮万寿菊甙(querc-etagitrin),α-三联噻吩(α-terhienyl),Z-罗勒烯酮(Z-oci-menone),E-罗勒烯酮(E-ocimenone),棕檬烯(limonene),β-丁香烯(β-caryophyllene),万寿菊酮(tagetone),辣薄荷酮(piperitone)和辣薄荷烯酮(piperitenone)。

花中含万寿菊素及其甙和槲皮万寿菊素[5-7],土木香脑(helenine),堆心菊素(heleninen),玉红色素(rubichrome),堇黄质(violaxanthin)等色素及中辊万寿菊素(allopatuletin)。

根中含α-三联噻吩。须根含-5(4-乙酰氧基-1-丁炔基)-2,2-联噻吩[5-(4-acetoxy-1-butynyl)-2,2-bithiophene],5-(1-丁烯基)-2,2-联噻吩[5[(1-nuten-1-yl)-2,2-bithiophene],异彩兰草素(isoeuparin)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止咳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百日咳;痢疾;肋腺炎;乳痈;疖肿;牙痛;口腔炎;目赤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醋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利湿,止咳。治咳嗽,痢疾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蹄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鹿蹄肉药材名称鹿蹄肉拼音Lù Tí Ròu出处《千金·食治》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蹄肉。性味《千金·食治》:"平。&q

  • 白花九里明

    药材名称白花九里明拼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别名白花、青羊藤、六月零、千里光、九里明、管芽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riparia (B

  • 福建排草

   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吴其清曰:"刘海节菊,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。花亦无长蕊。"观其附图,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。来

  • 毛茄

    药材名称毛茄拼音Máo Qié英文名root of Hairy Nightshade别名羊不食、大叶毛刺茄、毛果牙卡、大祥颠茄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毛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

  • 白绿叶果实

    药材名称白绿叶果实拼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.var. delavayi Lecte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

  • 仙茅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仙茅药材名称仙茅拼音Xiān Máo英文名RHIZOMA CURCULIGINIS别名独脚丝茅、山棕、地棕、千年棕、番龙草来源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

  • 镜面草

    药材名称镜面草拼音Jìnɡ Miàn Cǎo别名翠屏草、象耳朵草、岩金花、紫常绿、镜面叶、跌打散出处镜面草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石草类,云:"镜面草生云南圃中。根茎黑糙,附茎、附根发叶。叶极似莼,光滑

  • 鬼箭锦鸡儿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箭锦鸡儿药材名称鬼箭锦鸡儿拼音Guǐ Jiàn Jǐn Jī ér别名着母香(藏名)出处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、茎、叶。8~9月采收。

  • 小接筋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接筋草药材名称小接筋草拼音Xiǎo Jiē Jīn Cǎo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小杉兰Lycopodium selago L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微苦

  • 马醉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马醉木药材名称马醉木别名梫木来源杜鹃花科马醉木Pieris polita W. W. Smith et J. E. Jeff.,以叶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。性味苦,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