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痢

寒痢

病名。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寒痢之证,实因炎热贪凉,过食生冷,冷则凝滞,中州之阳,不能运化清气不升,脾气下陷,以致腹痛后重,痢下白色,稀而清腥,脉迟苔白者,当去其寒,兼扶脾土。……然而寒痢亦有赤色者,不可不别,总之以脉迟苔白为据。”治宜理中汤加诃子肉豆蔻木香砂仁等。《医学入门》治寒痢色白稀溏,肠鸣下坠不甚,用不换金正气散乌梅陈皮;肢冷便清,用姜附汤理中汤,日久用黄连补肠汤。参见冷痢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,即按针麻要求在头针刺激区针刺以进行手术。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所涉及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刺激区。一般均须取用手术部位对侧的相应感觉区,其它均取

  • 阿克萨拉依

    维医学著作。毛拉艾外孜·和田尼用阿拉伯文著成于1703年。全书三卷。第一卷四篇,论述维医四物质(火、气、水、土);四属性(热、寒、干、湿);四体液(血液质、粘液质、胆液质、黑胆质);器官学说;素质学说

  • 绿风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绿风、绿风内障证、绿水灌珠、绿水灌瞳、绿风变花。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多由肝胆风火升扰,或阴虚阳亢,气血不和引起。证见发病迅猛,眼珠剧烈胀痛,牵引眼眶头额胀急,疼痛欲裂,恶

  • 新生儿腹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八·伤泻第四。新生儿藏府怯弱,内受风冷,藏冷夜啼,胎寒腹痛。宜医局开胃丸(木香、蓬莪术、白术、人参、麝、芍药),乳前服。

  • 费杰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世彦。浙江绍兴人。世医出身,在当地以医术闻名,性格慷慨,乐于助人。著有《名医抄》、《经验良方》等书,皆佚。

  • 蒲颓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胡颓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利窍

    治法之一。①指通利大小便。如下焦湿热或津液枯燥所引起的二便不通。用榆白皮、冬葵子、郁李仁、柏子仁、滑石、火麻仁之类。②同开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金匮翼

    内科杂病专著。8卷。清·尤在泾撰。刊于1768年。作者曾注释《金匮要略》,书名《金匮心典》。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,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。书中参考历代方书,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,阐述内科杂病48门。每门首列统

  • 高保衡

    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1068~1085年神宗时国子博士,精通医学,深明方药病机。北宋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,他参加了整理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、《脉经》等古代医书的工作,为继承发掘古代医药遗产

  • 邵澍

    【生卒】:?~1827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子雨,又字作霖。浙江平湖人。有才略,长于诗,兼精医术,求治者甚众。晚年遴选生平经验之方,集为一编,凡药名、性味、分量等,一一疏证,详述制方之法,使不能医者亦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