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便频数

小便频数

证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七:“脬气不足,小便频数,昼甚于夜者,缩泉丸;或时清利过多,或时频数赤涩者,旧用萆薢分清饮,多不应,改用加减八味丸,效;若夜起小便多者,八味丸五味子;数而少为实热,宜渗之,五苓减桂加滑石甘草;数而色黄,虚热也,宜滋阴六味丸;数而多,色白体羸,为真阳虚,升气少降气多,须补右肾相火,八味丸加补骨脂鹿茸。”《明医杂著》卷三:“盖膀胱火邪妄动,水不得宁,故不能而频数来也。故年老人多频数者,是膀胱血少,阳火偏旺也,治法当补膀胱阴血,泻火邪为主,而佐以收涩之剂,如牡蛎山茱萸、五味子之类。……若小便频数或劳而益甚,属脾气虚弱,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、五味子。”若妇人小便频数,量少急迫,腹部觉胀,为肝郁气结,治宜舒肝理气,用逍遥散。如小便频数涩痛者,为淋症;小便频数量多,或尿如脂膏,或多饮、多食,为消渴病。各详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隐白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趾内侧,趾甲旁约0.1寸处。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,并有趾背动脉通过。主治腹胀,泄泻,便血,崩漏,带下,癫狂,

  • 足蹬法

    即足牮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月黄花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钩吻中毒

    病名。因误食钩吻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解毒诸候》。钩吻又名断肠草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有剧毒。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,呕噁流涎,吞咽困难,或腹胀腹泻。继则眩晕语蹇,肢麻无力,

  • 腋毛

    腋窝中的毛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腋下毛美。”

  • 大厥

    厥证之一。指卒然昏厥重症,状如暴死者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络之与孙脉,俱输于经,血与气并,则为实焉。血之与气,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,厥则暴死;气复反则生,不反则死。”《类经·疾病类》:“血气并走于上则上

  • 肾疟

    五脏疟之一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肾疟者,令人洒洒然,腰脊痛宛转,大便难,目眴眴然,手足寒,刺足太阳少阴。”治宜桂枝加归芍汤、乌梅丸等。参见五脏疟条。

  •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

    见针灸大成条。

  • 石兰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少阴疟

    病名。指疟发于足少阴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少阴之疟,令人呕吐甚,多寒热,热多寒少,欲闭户塞牖而处,其病难已。”治宜先用人参白虎汤,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。参见三阴经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