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小儿回春丹

小儿回春丹

《中药成方配本》:小儿回春丹

药方名称小儿回春丹

处方西牛黄0.6克天竺黄6克 煅青礞石6克 制半夏黄连胆星川贝 胡连 飞朱砂各6克九节菖蒲9克 珠粉1.5克麝香0.6克

制法上药各取净末和匀,用钩藤6克、薄荷6克煎汤去滓,加蜜13.5克,炼熟烊化泛丸,分作400粒,每粒约重0.18克,每蜡丸装五粒。

功能主治清热化痰,开窍安神。治小儿急惊,痰热蒙蔽,神昏气喘,烦躁发热等证。

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服2~3粒,周岁以上服5粒,或用2粒研匀贴脐。

摘录《中药成方配本》

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上海方):小儿回春丹

药方名称小儿回春丹

处方牛黄3克天麻9克麝香4,5克蛇含石24克冰片4,5克防风腰黄各9克胆星60克朱砂9克天竺黄30克全蝎(酒洗,漂淡)僵蚕(炒)羌活各9克川贝母30克 白附子(制)9克

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。再用甘草30克、钩藤60克,煎汤泛丸,每粒潮重0.3克,每盒5粒,蜡壳固封。

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,痰涎壅盛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2~3粒,温开水化服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上海方)

《方剂学》(1985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引《敬修堂药说》):小儿回春丹

药方名称小儿回春丹

处方川贝母陈皮木香白豆枳壳半夏沉香天竺黄僵蚕全蝎檀香各37.5克牛黄麝香各12克胆南星60克钩藤24克大黄60克天麻37.5克甘草26克朱砂适量

制法上药为小丸,每丸重0.09克。

功能主治开窍定惊,清热化痰。治小儿急惊,痰热蒙蔽,发热烦躁,神昏惊厥,或反胃呕吐,夜啼吐乳,痰嗽哮喘,腹痛泄泻。

用法用量周岁以下,每次1丸;一至二岁,每次2丸,每日二三次。

摘录《方剂学》(1985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引《敬修堂药说》)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白丸

    药方名称黄白丸处方黄连1两,瓜蒌仁1两,白术1两,神曲1两,麦芽1两,川芎7钱,青黛5钱,人中白2钱。制法上为末,姜汁浸蒸饼为丸。功能主治阴虚食积痰火。用法用量口服。摘录《医学入门》卷七

  • 八仙丸

    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九:八仙丸药方名称八仙丸处方肉苁蓉牛膝天麻(去苗)木瓜(去子,切)各120克(用好酒浸三日,焙干)当归(洗,焙)60克附子(炮,去皮、脐)60克鹿茸30克(火燎,去毛,涂酥炙)麝香0.

  • 刺蓟饮子

    《圣惠》卷十八:刺蓟饮子药方名称刺蓟饮子别名刺蓟散处方刺蓟1两,生地黄1两,鸡苏半两,生姜半两,赤茯苓半两,青竹茹1分,生麦门冬1两(去心)。制法上锉细。功能主治热病,头痛壮热,鼻衄吐血,心中紧硬,遍

  • 虎头骨散

    《圣惠》卷五十二:虎头骨散药方名称虎头骨散处方虎头骨1两(涂酥,炙黄),牡蛎3分(炒转色),地骨皮1两,柴胡1两半(去苗),鳖甲1两(涂酥,炙黄,去裙襕),知母1两,桂心半两,川朴消1两。制法上为散。

  • 良姜饮

    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九:良姜饮药方名称良姜饮处方藿香叶、良姜、木瓜、陈皮各等分,甘草(炙)减半。功能主治霍乱腹痛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水煎服。摘录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九《直指》卷十三:良姜饮药方名称良姜饮处

  • 枸杞煎

    《博济》卷五:枸杞煎药方名称枸杞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(去蒂子)。制法上用清水洗净,掏出控干后,入夹布袋子内,于净砧上取自然汁,澄1宿,去其清水,入石器内,慢火煎成膏子,取出,入瓷器内收贮。功能主治明目

  • 保真广嗣丸

    药方名称保真广嗣丸处方潞党参2两,车前子1两5钱,怀牛膝(酒浸)2两,天门冬2两,石菖蒲1两,炒远志1两,当归(酒洗)2两,五味子1两,山萸肉2两,怀山药2两,覆盆子1两5钱,杜仲(姜汁炒)2两,巴戟

  • 长发膏

    《外台》卷三十二引《延年方》:长发膏药方名称长发膏处方蔓荆子2两,附子(去皮)2两,泽兰2两,防风2两,杏人(去皮)2两,零陵香2两,藿香2两,芎藭2两,天雄2两,辛夷2两,沉香1两,松脂2两,白芷2

  • 喉煎方

    药方名称喉煎方处方牛蒡子1钱5分(炒,研),前胡1钱,连翘1钱(炒),山栀8分(炒黑),栝楼根2钱,玄参2钱,桔梗1钱,甘草6分,薄荷8分(先本有银花)。功能主治一切喉症。用法用量发寒热,加柴胡;头痛

  • 调经愈痛汤

    药方名称调经愈痛汤处方黄连、桃仁、乌药、香附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、地黄、芍药。功能主治经水将来,预先作痛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临行作痛者,加红花。摘录《女科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