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绿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九节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在体表上发生的具有循经特征的病理现象。它主要反映病理生理和经脉皮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联系。马王堆汉墓帛书和《灵枢》所载的经脉病候均有这方面的内容。后世的主要针灸著作,亦多有载述。循经病理反应有多种多样的
养生功法。见《遵生八笺》。其功法为:常用手按两眉后小穴中,27次;再用手心和手指摩两眼和颧骨上,再向后揉耳,共30次。作毕,用手自耳向额按摩27次,到眉中和发际。同时要咽唾液。常做可耳目清明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等篇。又名赤眼。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目赤有三:一曰风助火郁于上;二曰火盛;三曰燥伤肝。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,多见目赤肿痛;肝热上攻者,多见白睛红赤,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。字元平。临床常兼用道术迷信治疗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淋浊》。即便浊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