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中暑病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中热者,喝是也。”参见暍、中暑条。②指胸中烦热的症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中热,肩背热。”王冰注:“中热,谓胸心之中也。背,谓胸中之府,肩接近之,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金银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细辛、防风、茺蔚子、知母、大黄、桔梗、羚羊角、玄参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眉毛倒睫,症见眼胞作肿,泪出痛痒,羞明怕日,赤涩难开,肉刺睛珠,渐生翳膜。②《审视瑶函》卷三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是粘的异体字,参见粘汗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,直至药物焦黄爆裂。如干姜、附子、天雄等,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少阴是三阴之中,为出入之枢纽,故为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