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。为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。一般无痛感,多不出血,局部有肿核突起,日久皮瓣赘生,肛门部有异物感,炎症时疼痛明显。分血栓性外痔、赘皮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痔四种。以外治为
治法之一。是治疗湿热伤阴,小便不利的方法。症见口渴饮水,小便不利,或咳嗽呕恶,心烦不寐,用猪苓汤。
舌苔黄而干燥。若苔黄干而薄,均匀布于舌面,多为外感化热,初入里而热伤津液。若黄厚而干,虽无芒刺糙裂,亦属内有实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前者宜清热生津;后者当泻其实热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列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灰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木芙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,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射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