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肺气通于鼻,气为阳。若气受风寒,停滞鼻间,则成鼻塞。治法:用通关膏敷囟,消风散煎服(《证治准绳》)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泽兰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此症生于脚跟之上,由于涉水或远行伤筋或湿热流注所致。初起易忽视,先痒后疼,肿痛成脓,则终年不敛,脓水淋漓。治宜早期用艾灸,若不愈则用万灵膏、生肌散敷之。痒时用椒盐汤洗,内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切脉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又称阳痿。详该条。
体表出汗的孔窍。即毛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