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豨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辟,有反克之义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肾之脾,谓之辟阴。”张景岳注:“土本制水,而水反侮脾,水无所畏,是为辟阴。”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气血俱虚,脾肾阳虚,运化功能减弱所致。《女科经纶》引朱丹溪语:“色淡者,虚而有水混之也。”治宜补气血以调经。用八珍汤加黄芪、香附、生姜,兼常服六味地黄丸。虚甚者加干姜、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清魂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绍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善医术,项昕从他学医,授五诊奇侅,治病有良效。
【介绍】:见赵莹条。
【介绍】:见庄一夔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之猛烈程度最轻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