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掩耳

掩耳

自我推拿方法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头面风候》。用手掌掩住两耳,伸屈头部数次。能治头痛眩晕。明·高濂遵生八笺》:“邪风入脑,虚火上攻,则头目昏旋,偏正作痛。……以两手掩耳,折头五七次,……以逐其邪,自然风散邪去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铍刀

    出《华佗别传》。即铍针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胫(jìng 竞)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泛指小腿。②胫骨。

  • 伤痉

    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修治

    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《伤寒总病论》有《修治药法》。详炮制条。

  • 气虚不摄

    ①泛指脏气虚统摄失职,可见自汗、遗精、泄泻、遗尿、崩漏、便血等证。治宜固涩,并补其脏气。②气为血帅,指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各种出血症状。治宜补脾益气摄血。

  • 捧心生

    旧病名。亦名儿捧母心。见清·陈莲舫《女科秘诀大全》。相当于臂位分娩,儿两臂上举。属难产的一种。古人从现象观察,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,故名。

  • 气中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亦称气冲。位于脐下1.5寸,再旁开腹正中线1.5寸处。主治妇人血弱气喘,腹痛肠鸣。直刺1~2寸。艾炷灸3~5壮;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类中风证之一种。又名中气。多由七情气

  • 清暑利湿

    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。暑多挟湿,故清暑常须利湿。症见发热、心烦、口渴、小便不利者,用六一散、薏苡竹叶散。

  • 是期的异体字。《说文·月部·期》段注:“朞借为期年、期月字。”详“期日”条。

  • 血痢

    亦称赤痢。指痢下多血或下纯血者。多由热毒乘血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血痢者,热毒折于血,入大肠故也。”临床上有血鲜、血黯,属热属寒之分。《秘传证治要诀·痢》以血鲜者,此属热痢,宜藿香正气散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