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,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,或有血块,俱以手法去瘀血,服活血清热药。”
足趾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……于其俞及下诸趾间,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即泽泻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。即竹叶汤第三方,见竹叶汤条。
仲景十二脉之一。脉浮取盛而有力。为卫气盛之脉象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日高者,卫气盛也,阳脉强也。”
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
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鸭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