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①属癥瘕一类病证。因妇人素体虚弱,七情郁结,气血凝结不散,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腹似怀妊,终年不产,甚则二、三年不生者,此鬼胎也。其人必面色黄瘦,肌
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。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,多因疮毒内结膀胱,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;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,小便短少者,多因损伤肾气所致,宜用肾气丸加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。一作杂。俗称心嘈。《医学正传·嘈杂嗳气》:“夫嘈杂之为证也,似饥不饥,似痛不痛,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。”有火、痰、酸水浸心作嘈、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。因火所致嘈杂者,兼
运气术语。天干与地支配合后,推演运和气的流转,便能确立每岁的气候变化,故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天气始于甲,地气始于子。子甲相合,命曰岁立。”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。亦称脑鸣、头响。详该条。
①脉的阴阳兼象之一。如沉而兼滑。《难经·四难》:“所谓一阴一阳者,谓脉来沉而滑也。”②指厥阴与少阳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一阴一阳代绝,此阴气至心,上下无常,出入不知,咽喉干燥,病在土脾。”又“一阴一
病证名。见《医林绳墨》卷八。系指耳聋之因于虚者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虚闭者,或以年衰,或以病后,或以劳倦过度,因致精脱肾亏,渐至聋闭,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。”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、归脾汤、补中益气汤
即戌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人定,夏晏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