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枪花药

枪花药

药材名称枪花药

拼音Qiānɡ Huā Yào

英文名flower of Hypoestes

别名大叶理肺药

出处始载于《云南临沧、耿马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ochnatia decora (Kurz) A. L. Cabrera [Leucomeris decore Kurz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白菊木 落叶小乔木,高2-4m。幼枝白色,被绒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.2-2.5cm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5cm,宽3-4cm,先端渐尖,基部不相等或尖,边缘个缘或有疏细齿,上面光滑,下面被绒毛。头状花序于枝端排列成伞房状,密含有成复头状花序;每个头状花序约含小花6朵,全为能育的两性白色筒状花,先叶形放;总苞倒锥形;总苞片多数,覆瓦状排列,外层总苞片短,被绵毛,内层条状长圆形。瘦果被毛,长约1.2cm;冠毛淡红色,长约1.5c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干燥的山坡疏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省。

性味味苦;性寒

功能主治清热止咳;凉血;止血。主咳嗽;枪刀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树皮:治咳嗽及枪刀伤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蕈

    药材名称香蕈拼音Xiānɡ Xùn别名香信(《本草求原》),香菇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出处《日用本草》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。春、秋、冬季均可收采,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,晒干或焙干。原形

  • 土沉香

    药材名称土沉香拼音Tǔ Chén Xiānɡ别名沉香[广东]、白木香、芫香、六麻树、女儿香、芽香树来源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(Lour.) Gilg.,以含树脂

  • 黄皮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皮根药材名称黄皮根拼音Huánɡ Pí Gēn出处《福建民间草药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用。性味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辛微苦,温。

  • 山刺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刺梨药材名称山刺梨拼音Shān Cì Lí别名刺梨根、绢毛蔷薇来源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.,以根、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贵州、云南

  • 砧草

    药材名称砧草拼音Zhēn Cǎo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北方拉拉藤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ium boreale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原形态北方拉拉藤,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2

  • 斑叶紫金牛

    药材名称斑叶紫金牛拼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别名血党、小罗伞、斑叶朱砂根、百两金、沿海紫金牛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斑叶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

  • 大血藤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大血藤药材名称大血藤拼音Dà Xuè Ténɡ英文名CAULIS SARGENTODOXAE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(Oliv.) Rehd.

  • 刺菱

    药材名称刺菱拼音Cì Línɡ别名野菱(《纲目》)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实。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浮生叶通常斜方形,或三角状菱形,长2~5厘米,宽2~7厘米,上面光

  • 蟾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蟾头药材名称蟾头拼音Chán Tó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头部。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。《纲目》:"功同蟾蜍。"复方①

  • 鸭皂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皂树皮药材名称鸭皂树皮拼音Yā Zào Shù Pí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鸭皂树,又名:莉球花、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