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柴胡枳桔汤

柴胡枳桔汤

古今医鉴》卷三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处方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

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,潮热作渴,咳痰气喘。

用法用量上锉一剂。加生姜3片,水煎,温服。

摘录古今医鉴》卷三

张氏医通》卷十六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别名枳桔柴胡汤(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)。

处方柴胡黄芩人参甘草(炙)半夏生姜大枣枳壳桔梗

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,寒热往来,胸膈痞满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张氏医通》卷十六

重订通俗伤寒论》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处方柴胡4.5克枳壳4.5克 姜半夏4.5克 鲜生姜3克 青子芩4.5克桔梗3克 新会皮4.5克 雨前茶3克

功能主治和解表里。主外感初传少阳,寒热往来,胸胁痞满,或痛、或呕、或哕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,黄芩清泄相火,二味合用,和解少阳为君;枳、桔、橘、半理气化痰,开达上、中二焦之壅滞为臣;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;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使。为和解表里法之轻剂,适用于外邪初传少阳之轻症。

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

《伤寒全生集》卷三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桔梗瓜蒌仁。

功能主治伤寒小结胸。脉弦数,口苦,心下硬痛,胸中满硬,或胁下满硬而发热,或日晡潮热,或往来寒热,或耳聋目眩,或心烦而呕,痰热烦渴。

用法用量生姜,水煎服。

有痰,加陈皮;心下痞满硬,加枳实;渴,加天花粉;烦热,加黄连、山栀。

摘录《伤寒全生集》卷三

张氏医通》卷十六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别名枳桔柴胡

处方柴胡汤加枳壳桔梗

功能主治少阳寒痞满。

摘录张氏医通》卷十六

重订通俗伤寒论》卷二:柴胡枳桔汤

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

处方柴胡1钱至1钱半,枳壳1钱半,姜半夏1钱半,鲜生姜1钱,青子芩1钱至1钱半,桔梗1钱,新会皮1钱半,雨前茶1钱

功能主治和解表里。主

各家论述柴胡疏达腠理,黄芩清泄相火,为和解少阳之主药,专治寒热往来,故以之为君;凡外感之邪,初传少阳三焦,势必逆于胸胁,痞满不通,而或痛或呕或哕,故必臣以宣气药,如枳、桔、橘、半之类,开达其上中二焦之壅塞;佐以生姜,以助柴胡之疏达;使以绿茶,以助黄芩之清泄。

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龙汤

    《类证·活人书》卷十九:黄龙汤药方名称黄龙汤处方柴胡30克黄芩人参甘草(炙)各11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治妊娠寒热头痛,嘿嘿不欲饮食,胁下痛,呕逆痰气;产后伤风,热人胞宫,寒热如疟;经水适来适

  • 附子绿豆汤

    药方名称附子绿豆汤处方大附子1枚(重7钱者,生,去皮脐,半破),绿豆2两。功能主治寒克皮肤,壳壳然而坚,腹大身肿,按之陷而不起,色不变。用法用量上以生姜1两(切),水2碗,煎至1碗,绞去滓,分3服,空

  • 芎夏汤

    药方名称芎夏汤处方半夏(制)茯苓川芎各20克陈皮青皮枳壳各15克白术甘草(炒)各7.5克制法上药为散。功能主治治水气为病,浮肿体重,寒热交作,胁下疼痛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加生姜5厚片,煎服。气喘,加去

  • 灌鼻蒺藜汁

    药方名称灌鼻蒺藜汁处方蒺藜1把(取当道车碾过者捣)。功能主治鼻塞,多年不闻香臭,清水出不止。用法用量以水3升,煎取熟,先仰卧,使人满口含饭,取1合汁灌鼻中,不通再灌之。大嚏,必出1-2个息肉,似赤蛹虫

  • 固齿延寿膏

    药方名称固齿延寿膏处方珍珠5钱(绢作小袋盛之,豆腐一方,中开1孔纳珠袋,仍以原腐掩孔,留袋上1线悬锅口上,勿令珠袋落底,恐伤珠原气,桑柴火煮1炷香为度),雄鼠骨(腊月内雄鼠1只,面作饼,将全鼠包完,外

  • 胜骏丸

    药方名称胜骏丸处方附子1枚(炮,去皮、脐)当归(酒浸一宿)天麻(酒浸)牛膝(酒漫)酸枣仁(炒)熟地黄(酒浸)防风(去叉)各60克木瓜120克乳香15克(别研)麝香0.3克(别研)全蝎(去毒)木香没药(

  • 还原蛋

    药方名称还原蛋处方鸡蛋(白煮)、真象牙(末)。功能主治多年痔漏。用法用量以蛋蘸象牙末空心食之,每日2个,分2次食之。摘录《外科学讲义》

  • 三物备急丸

    药方名称三物备急丸别名大黄备急丸(《医学人门》卷七)处方大黄30克干姜30克巴豆30克(去皮、心,熬,外研如脂)制法上药各须精新,先将大黄、干美研末,再研巴豆,与上末和匀共捣为散;或炼蜜为丸,瓷器密贮

  • 调元化毒汤

    药方名称调元化毒汤处方绵黄耆1钱(生),当归身8分(酒洗),牛蒡子7分(炒研),人参3分,白芍7分(酒洗),连翘7分(去心),木通7分,黄芩5分(酒炒),黄连2分(酒炒),防风7分,荆芥7分,桔梗6分

  • 姜髓煎

    药方名称姜髓煎处方生姜汁6合,牛髓3合,牛油(别炼)3合,桂(去粗皮)1两,芎?3两,独活(去芦头)3两,防风(去叉)3两,秦椒(去目并闭口,炒出汗)3分。制法上为散,与姜汁、油、髓等和匀,于微火上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