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痘大成
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。
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。
见上廉条。
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机构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,隋唐臻于完备。以医疗为主,教学次之。唐时,属太常寺。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。由太医署令、丞等负责管理。分设医、针、按摩和咒禁等部门,医又分为体疗、疮肿、少小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儒门事亲》。指小儿三、五岁或至十余岁,突然发生惊怖,目瞪喘急,涎如拽锯,不省人事,抽搐如潮发作。其症轻则为惊吊;重则为痫病。似即原发性癫痫。
病名。见《救伤秘旨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方书名,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2卷,东晋·陈延之撰,约撰于公元4世纪初。本书早佚,其佚文散见于《外台秘要》、《医心方》等书中。
五实之一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大小便闭塞不通。参见五实条。
指纹如水字的形状,多属脾肺阴伤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眉毛枯萎无光泽。眉毛的枯萎或润泽与血气的盛衰有关,枯萎是血气少的征象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恶眉者,血气少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