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泡泡草

泡泡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

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7~12厘米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~4个轮生,线形,长1~1.5厘米。花序似头状;花长14~17(13~18)毫米,淡紫色或紫红色;花萼与叶柄等长,萼有毛,长6~9毫米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径8~11毫米,有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沙丘上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内蒙古。

性味辛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疮疖痈肿,乳腺炎,感冒,瘰疬结核,急慢性湿疹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(鲜品0.5~1两)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涂。

复方①治疮疖痈肿:鲜泡泡草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②治乳腺炎(初期):泡泡草适量。煎水外洗。

③治瘰疬结核:泡泡草、白蒺藜各适量。研末,麻油调敷患处。

④治急慢性湿疹,婴儿湿疹:泡泡草、北五加皮甘草各一钱。研末,苦参籽馏油调涂,一日三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英文名Franchet Groundcherry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。

出处出自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tropis oxyphylla DC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采收全草,晒干。

原形态山棘豆多年生草本,高7-12cm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-4枚轮生,线形,长1-1.5cm。花序似头状,花长14-17cm,有毛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直径8-11mm,被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性味辛;寒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咽喉痛;疮疖痈肿;瘰疬结核;急慢性湿疹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,鲜品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;或研末调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牿岭勾儿茶

    药材名称牿岭勾儿茶拼音Gù Lǐnɡ Gōu ér Chá别名勾儿茶、紫青藤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牿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.,

  • 竹节参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竹节参药材名称竹节参拼音Zhú Jié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JAPONICI别名白三七、明七、竹根七、萝卜七、蜈蚣七、峨三七、野三七、竹节人

  • 实葫芦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实葫芦药材名称实葫芦拼音Shí Hú Lu来源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. B. Clarke,以根入药。

  • 山石榴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石榴药材名称山石榴别名猪肚簕、假石榴、刺子、山蒲桃、屎缸拔、刺榴、簕牯树来源茜草科山石榴Randia spinosa (Thunb.) Poir.[R. dumetorum La

  • 牛马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马藤药材名称牛马藤拼音Niú Mǎ Ténɡ别名牛麻藤、老鸦藤、黎豆藤、过山龙、乌通[四川]、常春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

  • 脐带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微咸,温。用法用量纳肾气,定喘咳,敛汗止疟。主治虚劳,胎毒,脐疮等症。

  • 王不留行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、奶米、王牡牛、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

  • 碗蕨

    药材名称碗蕨拼音Wǎn Jué英文名Scabrous Boulder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碗蕨科植物碗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nstaedti

  • 白仙茅

    药材名称白仙茅拼音Bái Xiān Máo别名细叶刺参、刺参来源药材基源: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orina nepalensis D.Don var.delavayi(Fra

  • 海仙人掌

    药材名称海仙人掌拼音Hǎi Xiān Rén Zhǎnɡ别名刺棒来源药材基源:为海仙人常科动物海仙人掌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vernularia habereri Moroff采收和储藏: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