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病因孕后小肠积热,热结膀胱,气化受阻;或脾肺气虚,通调运输失职,不能下输膀胱,以致小便不利。小肠积热者,症见口渴、心烦、尿赤,宜清热利水,方用八正散加减;脾肺气虚者,
书名。清·计楠撰。3卷。刊于1804年。分杂证述略、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,阐述作者诊治经验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病证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生平欠详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寒气,则呕吐恶心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蒙古族。任尚膳院使,统领尚食、尚药局。
【介绍】:参见梁周泰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樟树子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松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