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活人心法

活人心法

养生学著作。又名《新刊京本活人心法》、《臞仙活人心方》。明·朱权(臞仙)撰。2卷。刊于14世纪末。卷上为养生法,内容包括治心、导引法(附图)、祛病延年六字法、保养精神补养饮食等。卷下辑录玉笈二十六方及加减灵秘十八方。书中宣扬了一些道家养生的观点。②综合性医书。清·刘以仁撰,王文选辑。4卷。成书于1838年。全书选辑各家医论、临证辨治和药性方剂,分门别类整理而成。内容以伤寒病证治为主,对伤寒病证的辨析,伤寒察舌及伤寒方的介绍均较详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熊戏

    导引法,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,最早见战国(公元前475~221年)《庄子》:“熊经鸟伸。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导引图》中也有熊的摹仿动作,亦称熊经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始列入五禽戏中,但无动作

  • 择食

    病证名。恶阻症候之一。指妊娠早期发生的嗜食辛辣,嗜酸,厌油等,称为择食。无其他不适,可以任其选择所喜食物,过期自安。参见恶阻条。

  • 明代彝医方

    民族方书。作者不详。约成书于1566年。前后传抄11次。全书共16面。载病名76个。按病名分为:疮症、风症、痛症、伤症、不通症、其他症、产后病、毒症等8类。载药275味,方剂243首。按病名、药方、用

  • 硝矾散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。即硝石矾石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焗服

    即泡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脏象学说

   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。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。它认为人体是以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为中心,以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等六腑相配合,以气、血、精、津液为物质基础,通过经络

  • 伤饮

    伤食之一。《证治百问》:“饮即茶、汤、酒、水之类,或脾虚不运而结滞,或暴渴多饮而停留,或豪兴狂饮而沉醉,或……以茶茗自供,往往至后面黄肌瘦,脾泄中满,烦渴肿胀。若遇利疾,危者不少,六脉濡微细滑,举按无

  • 水苗法

    人痘接种法之一。取痘痂20~30粒,研为细末,和净水或人乳三、五滴,调匀,用新棉摊薄片,裹所调痘苗在内,捏成枣核样,以线拴之,塞入鼻孔内,12小时后取出。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,为种痘成功。此法为我国古代

  • 舌纵

    病证名。系指舌本伸长,收缩无力。《灵枢·寒热病篇》:“舌纵涎下,烦悗,取足少阴。”因心火炽盛者,症见舌吐出口外而不收,肿胀多涎,脉多洪数。治宜泻热解毒,清火涤痰,用黄连温胆汤、三黄凉膈散等加减。热病伤

  • 日晡所

    指申时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。”参十二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