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狗娃花

狗娃花

药材名称狗娃花

拼音Gǒu Wá Huā

英文名root of Hispid Heteropappus

别名狗哇花、斩龙戟

出处始载于《拉汉种子植物名称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狗娃花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teropappus hispidus (Thunb.) Less. [Aster hispidus Thu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狗娃花 一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50cm,有时达150cm。主根纺锤形。茎单生或数个丛生,多少被粗毛。叶互生;下部叶有长柄,倒卵形,长4-13cm,宽0.5-1.5cm,先端钝或圆形,基部渐狭,全缘或有疏齿,两面被疏毛或无毛,质薄;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,较小,常全缘;上部叶小,条形。头状花序,径3-5cm,单生于枝端而排成伞房状;总苞半球形,长7-10mm,径10-20mm;总苞片2层,近等长,内层边缘膜质,具粗毛,常有腺点;舌状花约30多个,管部长约2mm,舌片浅红色或白色,条状长圆形,长12-20mm,宽2.5-4mm05-6-21管状花有5裂片,其中1裂片较长。瘦果倒卵形,扁,长2.5-3mm,宽约1.5mm,有细边肋,被密毛;冠毛在舌状花极短,白色,膜片状,或部分带红色,糙毛状;在管状花糙毛状,初白色,后带红色,与花冠近等长。花期7-9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、路旁、林缘木求鱼及草地。

资源分布:广泛分于我国东北、华北及西北等地,赤见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及四川等地。

性味味苦;性凉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疮肿;蛇咬伤

用法用量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解毒消肿的功能。用于疮肿、蛇咬伤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檀香根

    药材名称干檀香根拼音Gān Tán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yris wightiana Wall.exWight2.Osyris wig

  • 绿百合

   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、苍山红百合、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六蔬类,云:“云南有之。花色碧绿,紫斑锈错,香极浓,根微苦。”所述形态。附图及产地,与百合科黄绿

  • 翠鸟

   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(L.)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解毒,通淋。主治痔疾,淋病及鱼骨哽喉等。治淋病:翠鸟肉

  • 假黄麻

    药材名称假黄麻拼音Jiǎ Huánɡ Má别名假麻区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甜麻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。夏、秋间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一年生

  • 蒲桃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切成四片,去核,晒干。原形态蒲桃(《罗浮志

  • 石见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见穿药材名称石见穿拼音Shí Jiàn Chuān别名石打穿、月下红、小红参、紫丹花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.

  • 扁豆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扁豆花药材名称扁豆花拼音Biǎn Dòu Huā来源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. 的花。7~8月间采摘未完全开发的花,迅速晒干或烘干,晒时要经常

  • 菩提香

    药材名称菩提香别名西藏水杨梅来源蔷薇科菩提香Geum urbanum 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辛、甘,平。功能主治滋阴补肾,平肝明目,消肿止痛。治感冒,头晕头痛,高血压,贫血,慢性肠胃炎,

  • 山油柑果实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油柑果实药材名称山油柑果实拼音Shān Yóu Gān Guǒ Shí出处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果实,秋、冬采收,用开水烫透,晒干。原形

  • 假茼蒿

    药材名称假茼蒿拼音Jiǎ Tónɡ Hāo别名野茼蒿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冬风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草。夏季采收。一般以鲜用为佳。原形态一年生直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