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科入门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【介绍】:见俞震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邪之一。见五邪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耳背高骨,见该条。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。详小儿指纹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参见金疮肿科条、十三科条。
病名。《胎产秘书》:“凡妊娠胎冷,腹胀两胁,虚鸣脐下,疼痛欲泻,小便频数,大便虚滑,此因胎已成形,而多食瓜果生冷之物,或当风取凉,受非时之气,致令胎冷,子身不安,皮毛刺痛,筋骨拘紧,而母有此病,急宜安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栀子三钱,白芍药、菊花各一钱五分,当归、橘白各一钱,柴胡、薄荷各四分,牡丹皮二钱,炙甘草六分,鲜橘叶五片。水煎服。功能清肝泄火,疏郁宣气。治肝郁不伸,胸满胁痛,或腹满而痛,甚则欲
小儿突然因心腹疼痛而啼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小儿气血不足,肠胃挟冷,再感风寒之邪,邪气分争,攻冲上下,而致心腹刺痛作啼。甚者可表现为面易五色,状似惊痫。治疗:轻者宜补中健脾,用六神散;重者宜温中